德國大選看什麼?經濟、移民走向會如何
德國將於本週的2月23日舉行大選。
之所以提前選舉,是因為由總理舒爾茨領導,由中左翼社會民主黨 (SPD)、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組成的政治聯盟,於去年底因為對預算的意見分歧而垮台。
市場預期:德國公債殖利率上升,股市利好
在金融市場方面,預期德國大選結束後,一個穩定的德國政府可能再次為歐洲奠定積極的基礎,這在美國展開關稅大戰的背景下尤為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預期德國公債的殖利率將小幅上升,因為投資人正在考慮放鬆債務限制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包括促進經濟成長和增加債務發行。
目前還不清楚其他歐元區國家的公債相對於德國公債的利差是否會縮小。德國債券殖利率的上升將首先推高整個貨幣區的利率,而借貸成本的提高,將對那些已經面臨預算赤字壓力的國家造成額外困擾。
至於股票市場,特別是德國和歐洲的週期性工業股以及金融股,可能會因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成長前景改善而受益。
這次投票為何重要?極右翼的風向球
德國這一次選舉,是在一系列致命攻擊的背景下展開。
在選舉前夕,曼海姆、索林根、馬格德堡和阿沙芬堡分別發生4起與移民有關的襲擊,慕尼黑則發生了汽車撞擊事件。這些攻擊案件,加強了人們對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的支持率。
這個月的民調顯示,德國選擇黨似乎將在全國選舉中,取得成立以來最強勁的成績。
8年前,由於德國人民對於2010年代中期大量移民湧入的不滿,這個極右翼政黨首次進入國家議會。近期,在總理舒爾茨的聯合政府最終垮台之際,德國選擇黨的勢力逐漸增強。
德國選擇黨不僅在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第二名;9月,該黨最著名極右翼人物霍克(Björn Höcke)在二戰後德國第一個州選舉中獲勝。
本週,德國選擇黨將以新的信心,和激進的思想參加23日的選舉。該黨的首位總理候選人魏德爾(Alice Weidel)支持帶有爭議色彩的「再移民」一詞,呼籲大規模驅逐在德國拘留的無身份者。
德國選擇黨也擅長利用人民的怨懟情緒操作其他議題,像是呼籲立即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反對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它希望德國重新引入國家貨幣,以及讓歐盟變成一個更為鬆散的「歐洲國家聯盟」就好。
雖然德國國內情報機構因該政黨涉嫌極右翼活動而監視它,一些人也擔心該黨在政治活動中故意使用納粹口號,然而,該黨仍在最近的地區選舉中表現出色,尤其在社群媒體上對年輕選民很有吸引力。
儘管魏德爾聲勢沒有大到能拿下第一,且所有其他德國主要政黨都表示,無論如何不會同意德國選擇黨共組政府,但如果該黨獲得第二高票並獲得20%的選票,它在聯邦議院的席次將翻倍。
這意味著在德國,極右翼勢力將擴大,也將影響整個歐洲的移民動態和政策。
沈重的經濟問題,仍待解決
振興德國經濟,是第二大競選議題。
德國經濟在過去兩年都在萎縮。去年底,經濟成長率僅比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增加0.3%。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同期美國經濟成長了11.4%,而中國經濟成長了25.8%。
無論誰當選,以下經濟議題將成為聯盟談判的重點:
降低能源成本:對於能源需求高的德國經濟而言,當前的電力和天然氣價格過於高昂。潛在的新執政聯盟成員一致認為需要降低能源成本,包括電力稅和電網費用。然而,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和綠黨皆致力於實現2045年德國碳中和的目標,而自民黨則較晚,傾向於2050年。
減稅:基民盟和自民黨希望降低企業稅率,因為德國的稅率高於七國集團的平均水準,這有助於鼓勵投資。相對而言,社民黨和綠黨則更專注於提供直接的投資誘因。政府還計劃減免員工稅,但在減稅的規模和受益者方面,各方存在分歧。
解決缺工:所有主要的潛在聯盟夥伴都同意,德國應當促進技術勞工的合法移民,以解決缺工問題。
放寬「債務煞車」:根據基本法,聯邦政府的結構性預算赤字不得超過GDP的0.35%,除非遇到天災等特殊情況。對於是否應保留或放鬆這一限制,將是潛在的聯盟黨派一大爭點。
截至目前的民調顯示,基民盟/基社盟可能成為選舉的贏家,並有望與一個或多個中間派政黨組成執政聯盟。然而,如果基民盟與社民黨、綠黨或自民黨之間的聯合執政談判失敗,則可能需要重新舉行選舉。
此外,即使由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的政府獲得穩定的多數席位,處於政治邊緣的政黨仍可能獲得聯邦議會三分之一席次的少數席位。這將使憲法修改,尤其是涉及債務煞車的條款,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