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華人被拘捕事件 紐約議員警示出門攜證
近期紐約布碌崙華社出現多起華人被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拘捕事件,引發社區關注。第43選區市議員莊文怡(Susan Zhuang)表示,其辦公室接獲的相關求助顯著增加,並特別錄製影片,提醒民眾如何合法保護自身權益。
莊文怡在其錄製的影片中,加入了一段ICE探員將三名華人從布碌崙一棟民宅帶走的畫面。她表示,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這段影片後,隨即前往事發地點——布碌崙20大道與62街交界處——了解情況。據當地一家華人餅店老闆證實,事件發生於7月15日清晨6時,當時多名ICE探員將住在樓上的三名華人帶走。
莊文怡指出,類似事件不只一樁。一位住在第43選區的華婦向她求助,稱自己的弟妹在費城工作時被ICE埋伏抓捕。該名女子來美已有18年,育有三名子女,且無任何犯罪記錄。
另一起個案是一名在第43選區公立學校就讀的華裔學生的母親,近日也在定期前往移民局報到時被捕,留下四名子女在家。據反映,有人被捕後兩週內即遭遣返,有人則被關押數月,甚至被送往第三國。
返美、轉機都可能出事 綠卡也非護身符
還有一名來紐約探親、暫住旅館的男子,在準備搭乘美國國內航班時在機場被捕。他持有護照,卻因無合法身分而被攔查,最後遭到拘留。類似情況亦屢見不鮮,莊文怡提醒:「現在很多人不敢坐飛機了,即使只是國內線,風險也很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持有綠卡也未必安全。她分享兩起個案:一人25年前於外州因種植少量大麻而被起訴,留下記錄。儘管如今當地已將少量大麻除罪化,但他近日從中國返美時仍在機場被ICE拘捕。另一位13歲就來美國的華人青年,成年後因在外州曾有超速罰單,近期在美國境內轉機時也遭到拘留,至今未獲釋。
這些案例顯示,即使是早年留下的輕微記錄,甚至已在當地法律中除罪化,仍有可能被ICE援引作為遞解理由。莊文怡強調:「不要以為有綠卡就萬無一失。」
她呼籲社區民眾務必妥善保存並隨身攜帶有效身分證件,特別是在出行時備妥護照影本、REAL ID或其它合法身分證明,以降低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
莊文怡:攜帶文件、防範未然
針對近期的拘捕行動,莊文怡已聯繫國會眾議員高德曼(Daniel Goldman)辦公室協助處理。不過,由於許多當事人親屬英語能力有限,難以自行填表或聯絡官員,語言與資訊落差仍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
因此,她製作了一段資訊影片,提醒民眾如何備妥身分證明、因應突發情況:
(1)美國公民可隨身攜帶「增強型ID」(Enhanced ID)作為身分證明;若使用REAL ID,建議將護照影本與REAL ID一同放在錢包中,以備查驗。
(2)綠卡持有人應隨身攜帶綠卡。
(3)持F-1學生簽證或H-1B工作簽證者應準備護照、I-94出入境記錄,以及I-20(學生)或I-797(工作)等身分證明文件的影本。
(4)身分不明確或有潛在風險者可預先填寫一份「隱私權豁免授權書」(Privacy Waiver),以便一旦被拘留,家人可代為聯絡國會議員辦公室,並查詢案件進展。
莊文怡也強調,其辦公室提供免費法律諮詢,鼓勵有需要的民眾參加。最近一次諮詢活動將於8月6日(週三)上午10時至下午2時舉行,地點為:6514 20th Ave, Brooklyn, NY 11204。